遠塵脫俗•物我合一 〜品味洪江波的田園情懷〜 文 \ 熊宜敬 「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」,是中國藝術文化悠遠傳承中的一種心靈境界,是在「天人合一」的人文情思中油然而生的呈現,是根源於對自然萬物的珍惜敬愛而激盪出的情懷。不需刻意追求,不需矯柔造作,面對天地六合,感受盎然生機,以心賦詩,以心作畫,因此成就了中國歷史長河中豐沛的文學、藝術風姿。 因此,體會自然,關懷萬物,能夠懷抱這樣悲天憫人的胸襟,就成為一個作為優秀詩人與藝術家的重要底藴。品味洪江波的畫,在靜謐的氛圍中即散發著這樣的深邃氣息。 洪江波( 1964 年),出生於苗栗後龍灣寶,這個地處後龍溪下游平原丘陵地的靠海小鎮,溫和多雨,土壤肥沃,純樸和樂的居民以農漁為業,藍色的天,綠色的地,孕育著這一方與自然共生的田野風情,這裏的農民說的真誠:「土地的價值是<情感>。」還有一句俚語:「第一田園,第二某子。」可以窺見後龍的居民們是如何的珍惜家園,熱愛鄉土。 在這兒,平常的日子裏,漫步鄉間小路,人很少,風很輕,只有直挺挺的木麻黃守候著豐收時節的到來;一切是如此的安靜、無語,只偶爾傳來鳥雀和著微風的喁喁細訴 ... 待稻秧長高了,成熟了,平靜清綠的田野在風的催促下掀起了一波波金黃色的稻浪,一束束、一顆顆飽滿的稻穗迎風擺動,沙沙作響,預約著收成季節的歡愉 ... 這情境,是大地寫的詩,是田野譜的曲,是輕風詠的歌;這情境,不正是洪江波所作的畫! 熱愛鄉土,熱愛田園,熱愛藝...